信息化正成為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網絡安全已成為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數字經濟戰略的持續推進,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網絡安全領域的增長將會持續擴大。
7月3日舉行的西湖論劍·網絡安全大會上,國家信息技術安全研究中心總師組專家李京春表示,數據跨境安全治理要像防疫一樣重“四防”,即外防要具備反掃描反偵察能力,防止隱通道的強制訪問控制;內防要保證數據傳輸存儲的機密性、完整性;攻防要進行主客體監控仲裁,阻斷消殺敵方密碼數據;協防則要進行雙系統管理員控制,配置文件密碼保護。
西湖論劍·網絡安全大會是國內首個進入第十年的網絡安全大會,作為中國網絡安全領域的“金名片”,本屆大會以“構建安全可信的數字世界”為主題,對數字化改革和網絡安全趨勢等領域剖析優秀樣本、展望未來趨勢。
在《【有看投的行業】數字經濟持續推進 數字化轉型浪潮下這三大領域前景可期!》一文中,我們提到網絡安全將會是數字化轉型浪潮下最具前景的領域之一。隨著“數字經濟”戰略的持續推進,各種隱私數據以各種各樣的形式保存在個人終端、企業數據中心、云數據中心等信息系統中,信息系統逐步成為各企業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個人、企業和國家關鍵基礎設施受到網絡攻擊所帶來的影響也越來越大,網絡安全的重要性愈加明顯。2020年,全球數據泄露事件高達360億條,超過前15年總和,且之后數量在不斷上升,數據安全威脅更加多樣化。其中,政務、醫療及生物識別等高價值特殊敏感數據泄露風險加劇,云、端等數據安全威脅居高不下。經濟情報泄漏事件、基因安全事件、個人信息泄漏事件等頻發,對整個數字經濟時代的社會秩序和國家安全造成巨大威脅。我國對網絡安全領域重視程度也日益加深,《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等相關政策不斷落地。
《2022中國網絡安全市場與企業競爭力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網絡安全市場規模約為614億元,同比增長15.4%,近三年行業總體保持增長態勢;《數據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陸續發布,則進一步激發了數據安全市場需求,預計未來三年將保持15%以上的增速,到2024年市場規模預計超過1000億元。Gartner數據顯示,中國在2020年的網絡安全支出占IT支出比例僅為1.08%,相對于全球平均水平還有較大差距。與全球市場比,我國網絡安全支出比例較低,市場潛力巨大。首創證券研報指出,隨著疫情緩解,經濟逐步復蘇,政府財政狀況有望好轉,網絡安全行業將持續恢復景氣;此外,網安公司結束費用擴張期,費用率將明顯改善,今年下半年有望迎來業績收獲。
方正證券認為,網絡安全行業的長邏輯沒有變化,2023-2024年大概率重回高景氣。長期來看,國際形勢的不確定性,安全威脅的持續加劇,以及國內政企安全投入的不足等因素依然是安全行業長期保持高增長的底層邏輯,海外安全市場已經多年保持在5-10%的景氣度上,國內安全市場預計將長期(10 年維度)保持在20%左右的中高速增長。
數字經濟以數據資源為關鍵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為主要載體,數據安全是數字經濟的基礎,數字經濟健康發展須以安全為前提。網絡安全是構建“安全可信的數字世界”的重要保障,成為各方關注熱點,數字經濟的發展必將驅動網絡安全行業長期保持高速增長。
聲明:以上觀點來自港澳資訊投資顧問陳世劍,執業證書編號A0620613110001,其所述觀點來自港澳資訊點金手數據,發布日期2022年7月5日,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關鍵詞: 數字經濟 網絡安全